{: .center}
穆来纳森教授在这本书中把“稀缺”用心理学上的知识进行介绍。因为它影响了你的认知能力,进而反映在你的执行控制力上,从而造成了持续的循环加剧影响。
所谓“稀缺”,就是需要的比拥有的少。
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,老板交代的任务,还需要4个小时才能完成;还有十分钟就到上班时间了,你才上地铁,早餐还没有吃;明天就要交房租了,今天刚发的工资还了信用卡,已经不够交房租了;在公司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十年,下个月就被“裁员”,整个行业被取代了;下星期一毕业论文就要交了,在宿舍闭关两天奋笔疾书把本来计划2个月的论文初稿交出来了。以上都是稀缺的一些现象。
可见稀缺,不全都是坏事。能让你获得专注的红利,也会让你陷入管窥的状态。
专注红利(focus dividend): 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,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成的事情
管窥(tunneling): 专注于某一件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,也叫“隧道视野”
专注具有积极意义: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铂金的重要事情上;管窥则是消极的: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,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这些可都是我们自己辛辛苦苦“努力”成这个样子的,是自己的劳动成果,因为你已经陷入了“稀缺陷阱”。
“稀缺陷阱”: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。
每天早上你定的闹钟是七点,距离上班时间九点半时间十分充裕。闹钟响了,把它按停在睡了一会;起来后看到手机满屏都是推送,打开微信群饶有趣味的看完了几百条未读消息,顺便刷了一遍朋友圈和微博;洗漱时打开抖音点开了系统给你推荐的视频,身体扭动起来了…。等到要出门的时候,发现已经九点一刻了,完了怎样也是要迟到了。每天早上你就陷入了“稀缺陷阱”。
稀缺会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,降低我们的智商。
我们对稀缺的专注是无意识的,非自愿的,稀缺会自动俘获我们的大脑,即便我们想着做点别的事情,稀缺的管子还是会将我们的目光吸引进来。注意力就被分散了。
带宽:就是心智的容量,包括两种能力,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。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,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,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。
同样的50美元,对于穷人和富人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穷人会为了它讨价还价,更能把它用出50美元的价值。而富人,50美元没了对他们的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。在经济学上来说穷人是更加理性的。
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:同样一件事情,如果是在各种资源都充沛的条件下,反而做出来的效率以及品质都不如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。在余闲的情况下,少了锱铢必较的事情。
穷人为啥越来越穷。
稀缺心态。以救火的心态去解决问题。他们余闲不足,带宽负担过重,导致他们短视,没能逃离这个陷阱找到根源。
走向富足
根本原因就是余闲不足。
节省带宽,把最重要的事情持续的拉入视野范围之内,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。余闲过多后,也会因为挥霍无度导致最后的稀缺,也要居安思危,在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做好准备,关注重要的事情。